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对眼的养护尤为重要。这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护眼方法,父母不妨给孩子一试。 养目:平时注意膳食均衡,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海产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 极目:早晨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自然站立,两眼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35厘米的距离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如此反复数次,然后再进行深呼吸运动,对调节眼功能有一定好处。 熨目:每天早晨或睡前,取坐姿或立姿,闭目,两手掌快速摩擦发烫,而后迅速按抚于双眼上,这时眼晴会感到有一股暖流。如此反复数次,可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浴目: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汽熏浴双眼,每天1~2次,每次5分钟左右。也可结合洗脸、喝热开水时进行,也可单独将菊花、竹叶之类的中药水
尿布能引起新生儿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尿布性皮炎。尿布性皮炎的起病原因主要是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素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所引起的,部分也可由尿布本身质量引起。 尿布性皮炎的表现是小儿接触尿布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的过敏的反应,先是小红点,逐渐转变为片状红斑,临床常称为丘疹样皮肤损害。尿布性皮炎的预防主要是勤换尿布和不使用让小儿感觉不适和皮肤过敏的尿布。 对以患轻度尿布性皮炎的小儿,每次换尿布时可用消毒植物油擦拭被粪便污染的皮肤,然后可抹一些无菌的凡士林油,同时尽量暴露这个部位,用红外线照射(在家中可用灯放在附近照射),使皮肤保持干燥。
新生儿期是指胎儿娩出至出生后28天这一时期。正常足月新生儿应是在妊娠满37~42周之间娩出。此时的新生儿虽然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但各个器官系统已经发育完善了,出生后无须特殊的照顾就能很好的生存。各位新妈妈在初次照料自己心爱的宝宝时,是否有手足无措的感觉呢?我们不知道如何给宝宝喂奶,如何帮宝宝洗澡,而这些知识在所有的孕妇学校统统都学不到,即使在孕期您已经做足了功课,可能仍然感觉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别着急,毕竟每个母亲都是从一无所知一路走来的,只要您拥有爱心、耐心和适当的勇气,总有一天这些都不再是困扰您的难题。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带给您一些有益的帮助。 新生儿的外形特点 整体特征 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大约为2.5~4千克,身长超过50~51厘米,皮肤红润,肩背部残余少量胎毛,全身皮肤覆盖胎脂,头
16岁的小郑利用暑假到医院接受了斜视矫正手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7月份的斜视手术量是前6个月总量的3倍,其中像小郑这样利用暑假到 医院做斜视手术的学生患者明显增加。 斜视,是怎样发生的? 人的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运动,正常情况下通过眼外肌的协同运动,人的双眼能够同时注视单一目标,并最终在大脑视中枢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象。斜视,是因为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引起双眼视轴分离导致的疾病,简单说就是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最主要的危害是妨碍立体视觉的形成,比如小郑看东西就有明显的重影。按偏斜方向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明显的斜视直接影响人的容貌。 发现斜视应尽早治疗 与很多疾病一样,斜视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通常,隐性斜视可以通过光学矫正(即佩戴眼镜)来解
许多年轻的家长经常抱怨他们的孩子坐不定、立不定,每件事都只有5分钟的兴趣,因而怀疑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 孩子的这种表现恰好反映了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注意就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它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做到。无意注意则是自发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譬如幼儿园教师教小朋友画画,这时就需要有意注意,小朋友要仔细地看,认真地画。突然窗外响起了鞭炮声,小朋友的注意会不约而同地转向窗外,这就是无意注意。正是这种无意注意干扰了有意注意,使老师的上课内容不能进行下去。在婴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活动范围的扩大,
1 该给孩子喝多少奶粉才够营养? “担心宝宝吃得不够”是妈妈们最常见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的?究其因是不知道多大的孩子该吃多少奶粉,就是说,奶粉的量不知道如何控制。 如果全部以奶粉喂养,传统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计算,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奶水(用1份奶粉加4份水制成的,具体应参照奶粉说明书)100~120毫升,计算出总量来以后,等分为5~6次给予。但每个孩子的需要量不一,个体差异也较大。但每日总量不要超过1 000毫升,如果总量达到1 000毫升仍不能吃饱时,则说明应添加辅助食品或辅助食品添加不够。 2 宝宝拒绝奶粉 如果宝宝习惯了妈妈的乳汁,有可能拒绝奶粉,因为奶粉是新口味。这与宝宝的先天气质和口味爱好有关,有的宝宝喜好接受新事物,而有的宝宝则比较难。这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引导。 值得注意
19个月幼儿的生长发育 宝宝现在各方面都更为成熟了,他(她)已经知道做什么事爸爸妈妈会生气,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宝宝会发现一些看起来明显错误的事物,比如:当你故意把长颈鹿叫做斑马,把鼻子叫做嘴巴,宝宝就会因此而开心地大笑,宝宝很喜欢纠正大人的错误。他(她)也能发现自己的布娃娃掉了一只鞋子,发现墙上多了一块污渍,这说明宝宝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 宝宝的词汇不断丰富,19个月的宝宝一般都能说20至30个词语,语言能力强的宝宝说出的词语可能远超过100个,有时还会说出你并未刻意教过他(她)的词,令你惊讶不已。很多宝宝已经会把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用了,并更多地自言自语地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别看宝宝年纪小
?问:不少父母给孩子喂药时,都习惯给孩子准备些糖水,或是把药片藏在糖水中,给孩子喂下。他们感到,加了糖的药是不苦的,孩子借着糖的甜味,就感觉不出药的苦味来,这样可行吗? ?答:这种“用糖送药”的方法虽然用在大多数儿童的服药上,但做法并不正确。糖中含有的一些矿物元素,可能与药物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在胃内产生混浊沉淀,使疗效“打折扣”。更有一些药物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发挥药效。若在药中加糖,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糖还可能抑制某些退烧药的作用。因此,建议服药时,尽量用白开水,不要使用糖水。
眼下呼吸道感染高发,市内各大医院里感冒发热的宝宝们排成长队。宝宝一感冒,家长乱投医。专家提醒—— 小感冒,宝宝“扛不起” 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王莹主任说,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感冒了可以和大人一样,凭借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多喝水就会没事。 这种想法很错误,儿童疾病发展迅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往往就会由上呼吸道感染变化成下呼吸道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使小病变大病,甚至出现中耳炎等并发症。 另外,许多疾病最初症状与感冒类似,即使是医生接诊,往往也要发展到一定病程才能确诊,例如麻疹、川崎病,如果家长先入为主,将这些看起来像感冒的疾病当感冒治疗,只会延误治疗时机,把病给耽搁了。 [专家建议] 3岁以内的孩子有感冒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3岁以上的孩子,
夏季来临,孩子们又可以兴高采烈地去游泳了,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随之而来的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游泳可能造成的急性中耳炎。 儿童的耳部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较之成人既短粗又平直,这样位于鼻腔和鼻咽的细菌就很容易侵入。一般游泳池的水虽经消毒,但因为游泳人多也会被污染,江河湖泊中的水更甚,常有很多细菌。孩子们一般游泳技术不佳,很可能会呛水,这些脏水在通过鼻腔和鼻咽部时,又会将这些地方原来潜伏的细菌一起经咽鼓管入口带入中耳鼓室腔,造成急性中耳炎。 另外,有些孩子喜欢跳水以显示本领,若姿势不正确则可能使外耳道直接受到水面打击,或者在潜泳时受到别人撞击,这样常造成外耳道压力突然增高,使鼓膜震裂,脏水直接由外耳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 综上所述,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教导孩子,游泳要掌握用口吸气、用鼻出气的基本方法;跳水的时候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6、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问:最近宝宝有些拉稀,还不断哭闹,常常弄得满头大汗,不知还能不能为他洗澡? 答:可以。只是最好用坐浴清洁。由于病毒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很容易使宝宝的屁股起疹子。坐浴能够充分清洗宝宝的屁股,并让他感到舒服。 另外,妈妈在为宝宝洗屁股时要注意清洗自己的双手,以免宝宝屁股发生感染。
有的宝宝在孕育和分娩中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最多见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脑损伤。由于早期脑损伤症状不典型,家长很容易忽视,而错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的时机。如果您的宝宝符合以下任意一种都是危险的警示,您都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保健机构诊治,及时的早期治疗可以减轻脑损伤的危害,促进智力发育。 早期脑损伤表现: 一、婴儿手脚经常“打挺”、“很有力”; 二、满月后头老往后仰,竖不起头; 三、头和手频繁抖动; 四、满3个月还不能抬头; 五、4个月仍握拳,不松开手; 六、5个月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七、6个月扶立时尖足; 八、7个月不能发pa、ma声; 九、8个月不能独坐; 十、整日哭闹不安或太安静、很少哭。
0~18个月宝宝听觉发育规律 0~3个月 刚出生的宝宝,中耳里还有羊水残留,几天后才能被完全吸收,此时宝宝并不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但能听到较大的声响。 如果突然出现60分贝以上的声音,宝宝很容易受惊吓,会全身抖动、眨眼、皱眉头、前臂急速屈曲、两手握拳、哭闹、喘气甚至停止进食。 4~6个月 宝宝开始能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宝宝说话时,他可能会用眼睛注视你,或专注于听你的声音而停止其他动作,头转向声源,表现出对熟悉声音有感知的能力。 7~11个月 宝宝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听到妈妈哄逗的声音,可发出笑声,有的宝宝甚至会听从妈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1岁~1岁半 宝宝能按听到的语言做出反应,当问到“鼻子”、“眼睛”、“嘴巴”在哪儿时,会用小手指出来
生活中,您的孩子难免会阑尾炎。主要是右下腹疼痛,2、3岁的孩子有肚子疼,并且有明显的肚子涨,伴有呕吐,全腹都有压痛,不让摸,可能发烧38度多。2、3岁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因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为腹膜炎。10岁以上的孩子患阑尾炎开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说是胃疼),几个小时之后转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很明显的压痛点,不让摸。疼后可能伴有低烧,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烧到39度。 5、肠套叠。6个月—1岁孩子哭闹,这时家长要考虑是不是孩子肚子疼。如果孩子是一阵一阵哭闹,10—20分钟哭闹一次,每次持续5—6分钟后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可能是肠套叠,某一个肠管突进到另一个肠管里,造成痉挛,一阵一阵疼(圈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症,也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 诊断要件包括: (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 (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 (三)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 (四)两侧性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 (五)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口腔咽喉黏膜充血,嘴唇红肿干裂甚至流血。 (六)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直径多超过1。5公分。 根据1993年美国心脏学会所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标
小婴儿溢奶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婴儿早期胃的发育还不成熟,而且不同于成人竖直的胃,婴儿的胃呈水平状态,容量较小,且胃上端抑制食物反流的贲门括约肌控制能力较弱,胃下端的幽门又较紧,所以一旦哺乳过多或吞入空气就会造成溢乳。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出生半年内就会好转或消失。如果没有,或从开始就呈喷射样吐奶,要考虑可能是病理性的胃食管反流,或存在先天畸形等问题。 避免孩子溢奶,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如果是奶瓶喂养,奶嘴前端不要有空气,母乳喂养则要将乳头尽量较深地让婴儿含住,减少空气的吸入;喂完后,应将孩子竖立抱起,斜靠在成人身上,身体稍前倾,轻拍其背,若有打嗝则表示有空气排出;一旦孩子出现溢奶,应尽量使其脸朝下,避免奶液倒流进入器官造成吸入或窒息。
本文,主要想向大家通报我所了解的我们幼儿教师队伍目前的一些突出情况和问题。我们伟大的幼儿教育事业要靠广大的幼儿教师进行下去,因而,在这里,我们谈论这个主题便具有不小的意义。 我一直在思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水平和特点的人才适合当幼儿教师?现在的幼儿教师队伍里,是不是还有一些人没有把工作干好,属于不合格的幼儿教师? 考察现实,与很多的幼儿教师接触,看他们组织活动,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等等,等等,我发现,情况在不少方面令人忧虑。 下面,我列举几个事情,并附带表达我的一些看法: 前些时期,有所幼儿园请了我们一批人去对他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我们扎扎实实在那里蹲了七天。评出来的结果有点耐人寻味——获一等奖的两位教师,一个没有学过幼教,过去搞体育,因随爱人调动转入该园,进园没几年,但她肯学习,进步很快;另一个从幼师学校毕业,进园只有两年,
—般,宝宝在11个月-1岁8个月期间开始学走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具体到每个宝宝身上,学步的早晚又各不相同。但要判断宝宝学步的最佳时机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宝宝想迈步的时候,一定是在支撑物的帮助下进行的,支撑物可以是成人的手、床、沙发、凳、小桌等。 ·当宝宝刚刚能够离开支撑物独立站立日寸,父母切忌急于求成让宝宝马上独立行走,而应让他继续在支撑物的帮助下练习走步。 ·当宝宝离开支撑物,能够独立地蹲下、站起来,并能保持身体平衡时,才真正到了宝宝学步的最佳时机。 由于蹲下、站起并保持身体平衡需要一定的腿部力量作保证。因此,父母们应在婴儿学步前采用游戏的方法锻炼宝宝腿脚部力量,以增强他的腿部肌肉力量。同时,多吃含钙食物,以保证骨骼发育正常。
那些蛮横的孩子的父母可能不想听到关于孩子为何不礼貌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上学前的“行为异常“有重要影响。 发表在1月号的《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研究》上的报告指出,通过对6岁幼儿进行研究发现,在家里得到溺爱的孩子在学校更易有纪律问题。 这是通过对生活在宾尼法尼亚的匹兹堡的310名低收入的男孩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有一多半是白人,36%是非洲人,剩下的是西班牙人或不同种族背景的人。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行为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匹兹堡大学的Daniel S. Shaw博士同路透社健康中心谈到,那些在家里没有得到好好照看的孩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生长发育
体检免役
急救措施